近期赖清德的“团结十讲”计划在岛内不断遇阻,急不可耐的他又开始转向其他地方,妄图将“台湾问题国际化”前十证券公司,以博得更多国家的关注。
据台媒7月16日透露,赖清德计划于8月窜访巴拉圭、危地马拉及伯利兹三个中南美洲所谓“友邦”,并试图“过境”美国纽约与达拉斯。
如果这次成行的话,这将意味着他“过境”美国本土。但这场费尽心思策划的行程暗藏着危机,去年11月赖清德窜访南太平洋岛国时,美国仅允许其“过境”关岛与夏威夷,创下近三十年来最差待遇记录,甚至被岛内嘲讽为“外交之孙”。
此次美国的态度尤为关键,毕竟如今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节点,外界普遍认为,美方可能因顾虑中方反应而取消赖清德的过境许可。更讽刺的是,赖清德曾扬言“走进白宫”的激进言论,已引发美方对其战略风险的警惕。
就在赖清德紧锣密鼓筹备窜访之际,巴拉圭总统培尼亚竟公然对媒体宣称:“捍卫台岛就是捍卫巴拉圭”。这一言论是对“一个中国”原则的公然挑衅,巴方的政治意图暴露无遗。
更过分的是,培尼亚当着那些所谓的“台湾外事部门”负责人的面“喊价”,声称台湾给予巴拉圭“极其慷慨”的投资,希望能“加强合作”,同时强调巴拉圭“从不漠视中国大陆”。这番赤裸裸的勒索,更是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。
对于赖清德的这次窜访,其真实意图根本不在所谓“邦交国”,而在于能否踏上美国本土进行政治表演。回顾去年11月其首次外访,拜登政府仅允许其“过境”关岛与夏威夷,让赖清德一直耿耿于怀。
台湾媒体将“过境”待遇分为四档:最高级是纽约过夜;次之是洛杉矶、旧金山等华人聚集城市;再次是迈阿密、西雅图;最差则是阿拉斯加、夏威夷和关岛。赖清德去年获得的正是最低档待遇,被岛内网友嘲讽为“外交之孙”。
今年为争取“过境”美国本土,赖清德已准备好向美国献上“厚礼”,那就是大规模采购民航客机及农产品,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换取政治表演的舞台。
巴拉圭总统的狂言背后,是民进党当局长期“金元外交”豢养的恶果,历史数据显示,此前台当局曾向巴拉圭提供5.5亿美元贷款及上亿元“捐赠”;蔡英文任内又提供数亿美元不可退还的“援助”。
此次培尼亚公开勒索后,赖清德计划带着数十名台湾企业CEO随行,计划在“友邦”宣布新的“投资贸易或援助计划”。这种“撒币外交”本质是饮鸩止渴,三国轮番敲诈,台湾财政被持续放血,而所谓“邦交”随时可能因大陆的反制而崩塌。
面对赖清德频繁挑衅,有大陆学者提出了震撼性的建议,提议向岛内喊话,呼吁有识之士发动“第二次西安事变”,通过扣押赖清德实现两岸统一。
这一主张在岛内引发恐慌,台智库学者王智胜紧急声称该提议“趋近于攻打台湾”,并警告民进党防范所谓“第五纵队”。
岛内这些赖清德之流越恐慌,就越是暴露了他们的心虚。对赖清德的冒险行径,大陆也已准备了多种反制手段。
如果美台提升“过境”规格,解放军极可能启动新一轮“围台军演”。去年赖清德窜访前,解放军的机舰直扑台海,有效震慑了美台勾连。
目前台湾仅存的几个“邦交国”危如累卵,大陆可能启动新一波“断交潮”,巴拉圭首当其冲,其牛肉、大豆等主要出口产品高度依赖中国市场。
并且,近期大陆已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,并对台湾8家军火商实施制裁,后续可能扩大制裁范围。
赖清德上台不到一年,由于他的种种挑衅行为,已被大陆官方定性为“两岸和平破坏者”。其罪状也是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公愤:拒不承认“九二共识”;大肆鼓吹两岸“互不隶属”;编造“民主对抗威权”谎言;图谋两岸经贸“脱钩断链”。
更危险的是,赖清德正将台湾推向战争边缘,近期赖当局计划延长兵役期限,研拟征召女性服役、扩大“国安法”适用范围,构建“准戒严”体制、配合美国掏空台积电核心技术,更是豪掷军购预算购买“爱国者”导弹。
这些行径已使赖清德成为两岸统一的“头号战犯”。国台办举报专栏开通不足两月,收到了不少举报“台独”的邮件,民间清算力量正在汇聚。
台湾问题是我们自家的事情,时与势始终在大陆一边。当赖清德绞尽脑汁策划8月窜访时,大陆学者正深入研讨“一国两制”台湾方案的具体路径,从统一前的探索、统一时的过渡到统一后的长治久安。
两岸同胞都有一个共识,那就是“祖国好,台湾才能好”。当美国胁迫台积电转移核心技术、掏空台湾经济根基时,大陆市场始终向台胞敞开怀抱。
无论赖清德能否“过境”美国,无论巴拉圭如何敲竹杠,都无法改变一个铁的事实: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那些妄图分裂国家的民族罪人,终将自食恶果。
赖清德的窜访闹剧和巴拉圭的投机勒索,终将不会得逞。当培尼亚抱怨“巴拉圭人民需要实实在在的好处”时,他刻意忽略了一个事实:与中国建交的邻国巴西、阿根廷,对华贸易额分别是巴拉圭的42倍和28倍。
台湾问题的终极答案,始终刻在14亿中国人捍卫国家主权的意志里。而赖清德们每走一步“台独”险棋,都在加速两岸统一的倒计时。
参考资料:赖清德拟8月窜访拉美三国 能否“过境”美国还有变数.--2025-07-15 21:57·海峡导报
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